讓天賦自由~ 許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這個世界演變之快,早已超過我們的想像, 美國前教育部長 Richard Riley 認為: 2010 年最迫切需要的十種工作,在 2004 年根本還不存在。 與其盲目跟隨未來熱門職業趨勢 不如讓我們的天賦自由,找到自己的熱情 為自己與台灣許下一個不一樣的未來! 時間: 100 年 10 月 19 日(星期三)上午 10 點 20 分~12 點 10 分 地點: 義守大學校本部綜合教學大樓十三樓 51301 演講廳 講者: 黃梓皓 國立中正大學機械系畢業 紫荊藝術村創辦人 梓皓於就學期間,聚集了中正大學附近的生態圈,使大學不再只是單純一座大 學,而是社區群體的一部份,甚至利用藝術的呈現,讓校園冷冰冰的校史館成功 的成為一個溫暖且讓學生感到親近的地方,讓中正大學得以奪下那年的金鐸獎。 紫荊生態藝術村是一個夢想發源地,集結了一群青少年的夢想及汗水,並不同於 一般大眾對藝術的直覺,梓皓說:「藝術本身並不偉大,偉大的是藝術被創造出 來的過程,以及之後所產生的價值。」 呂亭詠 國立中正大學外文系畢業 非洲史瓦濟蘭志工 就讀大學二年級時,不畏疾病與治安的威脅,連續兩年暑假前往史瓦濟蘭擔任國 際志工,希望能盡自己的微薄之力,改變這死亡氣息瀰漫的國度。回國後,與 她的父親彰化高中圖書館主任呂興忠,一起聯手參與公共事務,推廣台灣 學子組隊出國當國際志工,傳為校園美談。翌年暑假,她靠著自己的力量, 募集一萬件毛毯寄至史瓦濟蘭,協助當地居民度過寒冬。 張馨之 斗六信安醫院職能治療室主任 99 年志願服務青舵獎得主 大學時唸的是職能治療系,因參與手語社等社團,開始接觸舞台表演。從此結合 精神治療與表演藝術,在多家精神科醫院推動「一人一故事劇場」,要幫助更多 人。透過表演訓練,病患不再是病患,他們已轉化成演員,甚至表演出正常人的 角色。讓參與者肯定自己辦得到,同時相信自己的夥伴能保障自己的安全,這精 神病患重新拾起對生命的掌握與對別人的信賴。未來她希望把「冒險治療」體驗 的部分帶進醫院,讓病患從體驗冒險患難中,拾得對他人的信任,因而重新獲得 自信心,面對新的人生。 指導單位: 協辦單位: 義守大學教學發展中心 主辦單位:
© Copyright 2025 Paperzz