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TGOMERY COUNTY PUBLIC SCHOOLS 教育總監春季討論會 - 社交和情緒學習 教育工作者推動社交和情緒學習的方法 1. 以身作則。在你與他人的互動過程中演示社交和情緒的素質能力。強調解決問題, 而不是 責難。當發生衝突時, 要及時謹慎地處理。對待學生、同事和家長時要保持尊重、關心和 公平的態度。 2. 帶動學生成為積極的合作夥伴, 營造充滿關愛、責任、信任和學習承諾的課堂氛圍。許多 老師利用班級會議來營造群體歸屬感, 並設定大家都需要遵守的協議、制度和要求。給學 生機會, 讓他們能夠分享各自的經驗和意見。這種分享讓學生可以彼此相互了解。這種分 享的機會能培養相互尊重、同理心和群體歸屬感。 3. 把統一的主題(例如社交認知、合乎道德的決定、以及衝突管理)穿插到不同的課程和課堂 中。認識內容廣泛的主題並把它們融入到不同科目和不同老師的課程中, 而不是孤立地教 授片段式的社交情緒學習(SEL)課程。使用前後一致的語言和方法談論話題, 並在學校的所 有場合 (例如教室、餐廳、運動場、校車、課後活動等) 對學生做出提示。 4. 利用各種方法教導並演示社交和情緒的素質能力。方法、方式可能會因學生的發展程度、 學生的需要和興趣、課程目標、以及老師的風格而有所不同。通過各種方式積極帶動學生 參與, 例如: 講故事和傳記; 小組討論; 排練和練習; 自我反思和目標設定; 藉由藝術方式的 表達; 遊戲; 以及合作和小組學習。為學生提供機會, 排練並練習新的思想和行為模式。 5. 把社交、情緒和學業能力整合在一起。利用文學作品討論普遍性的主題, 例如友誼、誠 實、忠誠和容忍。利用課程說明換位思考、解決問題和解決衝突。 6. 培養社交決策和解決問題的方法。通過準確地認識並表達感受來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和他人 的情緒。利用臉部、身體姿態和聲音中傳達的暗示。在教室裡和操場上的社交互動過後、 通過討論文學作品、以及在歷史環境中都可以運用這種方法。 7. 促進自控能力, 以便在社交場合能夠準確地處理資訊。利用角色扮演和討論的方法教導學 生如何在棘手的情形中與他人打交道而不會激起憤怒或不滿。通過認可他人的觀點、提供 並接受幫助和批評、以及認可並得到他人的信任和讚揚, 學生可以學習如何穿越社交互動 中令人棘手的地雷陣。 參考: 學業、社交和情緒學習協作項目(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, Social, and Emotional Learning, CASEL),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, www.CASEL.org; Elias, M., Zins, J, Weissbert, R., Frey, K., Greenberg, M., Haynes, N., Kessler, R., Schwab-Stone, M., and Shriver, T. (1997) 。推動社交和情緒學習: 教育工作者指南。監督和課程開發協會(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, ASCD), www.ascd.org; Elias, M., et al。 Superintendent’s Spring Forum Strategies to Promote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- Chinese
© Copyright 2025 Paperzz