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100 學年度實踐大學博雅學部課程地圖共識會議」 執行計畫 一. 會議宗旨 近年來各大學院校均重視課程地圖的建立,由於學校開設課程內容十分豐富 多元,為使學生在選課時能獲得更適當的指引,「課程地圖」的建構即是針對學 生學習內容加以有效的組織,幫助學生知道該如何選課,快速找到自己想要達成 目標的途徑,以達到自我設定的學習目標。對教師而言,「課程地圖」有助課程 資源整合,並在課程規劃與教學方法上促進交流與互動,於教學品質之提升有正 面效益。對學校而言,「課程地圖」更是創校核心理念與精神的具體展現。 博雅學部通秉持本校「力行實踐、修齊治平、世界大同」的創校理念為宗旨, 教學重點與研究目標以全人教育為主;為落實上述理念與內涵,並兼顧學生學習 意願及教師專長,博雅學部開設博雅教育課程,充分支持「人文、社會、自然」 三個面向下各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。本校博雅課程領域涵蓋「人文學科」 、 「社會 科學」及「自然科學」三大領域,以及「審美能力」 、 「社會能力」 、 「語言能力」、 和「體適能能力」均為雅教育所涵蓋:審美能力,旨在提昇學生人文與美學素養; 社會能力,旨在建立學生從家庭到社會的倫理與價值觀;語言能力,旨在培養學 生表達、溝通與思辯的訓練;體適能能力,旨在鍛鍊學生強壯體魄,奠定日後健 康的基礎。 為配合校務發展計畫,博雅學部計畫針對已建構的「通識教育課程地圖」進 行深入檢討與審視,邀集校內外專家學者共同研討,期能透過共識會議,重新定 位課程地圖的功能與角色,並進行相關重整工作,使課程地圖更趨精準且完善, 讓學生在選擇修習方向時,能夠獲得一個更活潑、更多元、更完整、更有系統的 學習參考路徑。 博雅學部擬於101年5月21日(星期一)下午14:00召開「課程地圖共識會 議」,透過視訊於台北校區、高雄校區同步舉行,除自然、人文、社會各組召集 人均出席,南北校區將分別邀請三位校外專家學者參與討論,與本校專兼任老師 一起發展具有實踐博雅學部特色的課程地圖。 二. 主辦單位:實踐大學博雅學部 協辦單位:實踐大學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 1 三. 參加對象: (一) 本校博雅學部自然(一、二)組、人文(一、二)組、社會(一、二)組等各組召 集人,以及本校專兼任教師。 (二) 公私立大專院校教師。 四. 活動日期:101 年 5 月 21 日(星期一)下午 14:00-17:30 五. 活動地點:實踐大學台北校區 L 棟二樓會議室(透過視訊於南北校區同步 舉行) 六. 議程: 時間 議程 主持人與主講人 13:30~14:00 報到 14:00~14:15 開幕致詞: 課程地圖的理想與展望 陳振貴校長 致詞 余強生主任 致詞 郭伯佾主任 致詞 14:15~14:30 本部課程地圖說明 張美慧教授 主持 14:30~15:30 專家座談 主題:本校通識教育課程地圖 的建構實務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陳光憲教授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臺北醫學大學 傅木龍專門委員 林從一教授 崑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彭堅汶教 授 高雄大遠百企劃處處長 廖雯儀小姐 實踐大學博雅學部 林信雄兼任講師 15:30~16:00 茶敘聯誼 16:00~17:00 課程地圖共識會議 (形成三大領域與四項核心能 力之課程地圖共識) (一) 語文核心能力 主持人: 人文一組 陳碧月教授 社會一組 張美慧教授 自然一組 楊綺儷教授 中文-陳碧月 英文-江添財 (二) 審美核心能力-鄭美華 (三) 社會核心能力-閻亢宗 (四) 體適能核心能力-楊綺儷 17:00~17:30 共識座談交流 余強生主任 主持 與談人: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陳光憲教授 2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臺北醫學大學 傅木龍專門委員 林從一教授 崑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彭堅汶教 授 高雄大遠百企劃處處長 廖雯儀小姐 實踐大學博雅學部 林信雄兼任講師 七. 預期效益: 探討課程地圖的建構與效益。 凝聚課程地圖的革新共識。 提升博雅教育教學品質。 促進校內外教師之間的經驗交流。 3
© Copyright 2025 Paperzz