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 生物與環境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生態系 生物圈 族群動態 人類與環境 1 生態系與群落 圖 6-1-1 生態系的組成,個體組成族群而族群構成群落, 群落和環境理化因子建構成生態總 2 圖 6-1-2 五種北美鶯在赤松的覓食區,綠色陰影表示各種鶯 至少月一半以上的覓食時間待在那兒。藉由利用赤松不同部 位,可減低食物來源競爭,如此它們可佔據同一個棲地 3 表 6-1-1 生態棲位各方面的舉例 4 圖 6-1-3 許多生態學家對於毀壞區域竟然恢復如此快速感到 訝異 5 圖 6-1-4 演替,每個階段似乎都準備演變至下一個階段,直 至較持久的頂極群落出現為止 6 圖 6-1-5 次級演化的例子,大約經歷70 年的被砍伐後的林地 圖 6-1-6 捕食,肉食動物為二級 消費者,以捕食草食動物(一級消 費者)為生 7 圖 6-1-7 食物網 8 圖 6-1-8 動物屍體的物質由分解者分解循環 9 表 6-1-2 食物網 10 生物圈 圖 6-2-1 生物群落 11 圖 6-2-2 在高山, 溫度和降雨量的 交互作用決定生 物相的分佈 12 圖 6-2-3 熱帶雨林內部通常 黑暗且相當開闊,容許亞馬 遜河的厄瓜多爾獵人運用吹 箭筒和毒箭追捕猴和鸚鵡。 圖 6-2-5 溫帶落葉 林,四季分明 13 圖 6-2-6 常綠針葉林 在北半球覆蓋相當大 的地區 圖 6-2-7 沼澤 形成,打斷連 續的針葉林, 通常稱為青苔 沼澤地 (muskegs) 14 圖 6-2-8 在短暫夏季融雪 之後,凍原常出現多種植 物。 圖 6-2-9 草原 圖 6-2-10 南加州的灌林叢林,這些 矮小的植物可在火災和年年乾旱的環 境下生存。 圖 6-2-11 沙漠,因為空氣缺水緩衝導 致溫差大,美洲獅避免直接曝曬在夜晚 捕食,大多時間代在較冷高海拔地區。 15 表 6-2-1 主要生物群落 16 圖 6-2-12 流動水常促進沿岸 生物豐富生長 圖 6-2-13 Grater 湖(左)因火山活 動產生,而佛州 的Harris湖是因 周圍陸地逐漸上 升產生。 17 圖 6-2-14 因人類活動造成,Great湖中生物組成改變 18 圖 6-2-15 一個因優氧化垂死的池塘 19 20 圖 6-2-16 海洋環境分區 圖 6-2-17 海 洋生物的食 物塔 21 圖 6-2-18 深海Viperfish 圖 6-2-19 巴哈馬的沙岸 22 圖 6-2-19 泥沼淺灘 圖 6-3-1 J型曲線,由時間為橫軸,族群大小為縱軸的座標圖, 在這種情況下,沒有限制生長的因子,所以族群完全發揮其 生物(生殖)潛能,這區線的產生主因是具生殖潛能力的個體 一直持續在增加 23 圖 6-3-2 S型曲線,一族群達到環境負載量 24 圖 6-3-3 生物潛能、環境阻力、和環境負載量的關係,在真 實世界中,族群的生物潛能因環境阻力之故,而無法到達。 理論上,這族群應會在環境負載量的上下波動 25 圖 6-3-4 族群大小可能因否些原因突然銳減,通常歸因於資 源耗盡 26 圖 6-4-1 每年美國人拋棄 11/2兆枝筆,2兆片刮鬍刀 片,2百萬個輪胎 圖 6-4-2 污染 不只人為、 火山爆發的 化學物質和 灰燼飄散在 空氣中,亦 是污染 27 圖 6-4-3 塞車時,空 氣污染更嚴重 表 6-4-1 特定究氣污染物的不利效應 28 表 6-4-2 煙霧的基本類型 29 30 圖 6-4-4 溫室效應,效應形成的原因 31 圖 6-4-5 光化學煙霧在墨西哥城瀰漫 圖 6-4-6 在威泥斯,許多雕 像受空氣中二氧化作用,使 大理石材漸漸轉變成解石和 石膏,其輪廓變得易碎 32 圖 6-4-7 污染沉澱 物排放到海洋前, 先在污水處理廠處 理過 表 6-4-3 主要水污染物 33 圖 6-4-8 生物放大,一旦DDT進入食物鏈,它的量將隨著營 34 養階層升高而增加 圖 6-4-9 放射線 可能造成的人體 傷害 35
© Copyright 2025 Paperzz